观五阴品第四
第四品来说五蕴。五蕴是没有的,不过这里基本上是以色蕴为突破口来说的。
经典上说五蕴,咋能否认五蕴呢?看颂子。
若离于色因,色则不可得,若当离于色,色因不可得。
没有色的因,就没有色。色的因是啥呢?佛护论师说是四大,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咱们手里拿的《青目释》,倒是没有说到四大,是举了个类比,“如布因缕”,要是没有缕的话,就没有布。要是没有色,也就没有色的因。没有布,也就没有缕。
离色因有色,是色则无因,无因而有法,是事则不然。
要是没有“色的因”却能有色,那么,色不就成无因的了吗?无因却能够成就一法,有这样的事儿吗?
若离色有因,则是无果因,若言无果因,则无有是处。
要是没有色却有因,那么,它究竟是谁的因?根本就没有生起色来,却是它是色的因,这不合理啊~~什么叫因?生果了才叫因!没有生起色果,根本就不能叫因!
若已有色者,则不用色因,若无有色者,亦不用色因。
这是很通俗的话,已经有果了,那还要因干啥?根本就不需要,用不着!要是没有果,何需要因呢?
果存在,那就不需要再要因了!没有果,也就说明了不用费劲儿去找因了!
无因而有色,是事终不然,是故有智者,不应分别色。
要是色无因而有,那么,任何的果法是不是都可以无因而有呢?如果可以无因而有,其实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常常有。事实是这样的吗?当然不是!所以:无因的色,根本不存在!既然是有因的,因缘和合的就是无自性的,既然没有自性,那我们还执著这色干什么呢~~没必要嘛!
若果似于因,是事则不然,果若不似因,是事亦不然。
第六颂。《青目释》长行里举布、缕,说布和缕一样,这不对,“如布似缕则不名布,缕多布一……”布要是给缕一样的话,那还是布吗?布要是和缕完全不靠,也不对,“如麻缕不成绢,粗缕无细布……”
《佛护释》里头接的是四大和所造色,这也一样的。举种和芽,也中。
评论